admin 2025-03-12
68
〔1〕
春游
宋·王令
春城儿女纵春游,醉倚层台笑上楼。
满眼落花多少意,若何无个解春愁?
王令,北宋诗人,5岁丧父母,随其叔祖居广陵(今扬州)。王令是一位颇有才华的诗人,其诗构思新奇,基调低沉。王令一生不应举,不做官,生活在社会底层,年仅28岁便在贫病交加之中离世。作者在一次春游后,即景生情,创作此诗。
“春城儿女纵春游,醉倚层台笑上楼”
春城,指扬州。此句描绘扬州的年轻人在繁花似锦的春日,尽情地出游。
在欢愉的气氛中,他们微醉地倚靠在高台上,追逐欢笑着登上楼阁,沉醉在花明柳媚的春景里。
此句描述了人们出游时的情景。
“醉”字既可理解为酒醉,也可理解为被春暖花香的美景所陶醉
“满眼落花多少,若何无个解春愁?
眼前落花纷飞,让人不免心生惜春的情意。诗人感叹,春天将要过去,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感觉忧愁呢。
人们常常感慨好花不常开,好景不常在,杜甫也曾写下“一片花飞减却春”,一片花瓣被风吹落就感到景色已减,何况面对的是“满眼落花”。
“落花”寓意着春天的结束,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,诗人不免心生感慨。
这首诗描绘了人们在明媚的春天尽情游玩的场景,也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。
〔2〕
武陵春·桃李风前多妩媚
宋·辛弃疾
桃李风前多妩媚,杨柳更温柔。
唤取笙歌烂熳游。且莫管闲愁。
好趁春晴连夜赏,雨便一春休。
草草杯盘不要收。才晓便扶头。
辛弃疾,南宋词人,有“词中之龙”之称。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,却命运多舛,备受排挤,壮志难酬,他将对国家、民族的关心、忧虑,寄寓在词作中。
在春暖花开之际,诗人与友人踏青,创作了这首饶有趣味的春游词。
“桃李风前多妩媚,杨柳更温柔。”
桃花和李花在春风中摇曳着妩媚的身姿,春风拂柳,柳条舒展,比桃李更加柔美。
此句描写春天里桃李和杨柳的美丽景象。句中使用“妩媚”和“温柔”等拟人化的词语,描绘出了花朵和柳条的姿态,也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感色彩,生动而形象,表达了作者对明媚春光的热爱。
“唤取笙歌烂熳游。且莫管闲愁。”
诗人叫人取来笙,和朋友一起在春风里,吹着笙,唱着歌,尽情的游赏,不要理会人间的那些纷纷扰扰。
在这里,诗人使用了“烂熳游”与“管闲愁”等词语,突出了作者游兴之高。
同时,“且莫管闲愁”也说明诗人想要暂时抛开烦恼,忘却世事,侧面反映出作者并未抛下心中的种种不如意。
“好趁春晴连夜赏,雨便一春休。”
诗人表示趁着春和景明,天气晴好,要连夜欣赏春景,不要等到下雨之后,春天就结束了。诗人流露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留恋之情,抒发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“草草杯盘不要收。才晓便扶头。”
杯盘狼藉也不要收拾,准备明日再继续饮用美酒。
此处其实隐含借酒消愁之意,与“且莫管闲愁”相互对应。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融融、花红柳绿的春景图,语言明快,轻松活泼,画面感很强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无法摆脱内心愁苦的矛盾心情。
〔3〕
钱塘湖春行
唐·白居易
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
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
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
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
此诗作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。在杭州历史上,做过刺史的人很多,但最有名的还是白居易和苏轼两位大文豪。他们不但留下了很多令人缅怀的政绩,还写下许多描写杭州的名篇佳作。
春日的钱塘湖景色旖旎,春意盎然。这首七律清新脱俗,颇具盛名,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轻松的情绪,描绘出一幅西湖春意盎然的图画。读后使人如临其境,如见其景。
从孤山寺的北面,绕到贾公亭的西面,湖水刚刚与堤岸齐平,白云低垂,与湖面的波澜相映成趣。几只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,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忙着筑巢呢。
缤纷的春花竞相盛开,让人眼花缭乱,浅浅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。我尤其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,特别是那杨柳成排,绿荫掩映的白沙堤。
〔4〕
浣溪沙·堤上游人逐画船
宋·欧阳修
堤上游人逐画船,拍堤春水四垂天。
绿杨楼外出秋千。
白发戴花君莫笑,六幺催拍盏频传。
人生何处似尊前!
堤岸上,踏青赏春的游人,追逐着湖中的画船,欢声笑语洒满江畔。
春水溶溶,碧波荡漾,不断击打着堤岸,远远望去,春水连天,仿佛是天幕从四面垂下来。在湖畔绿杨掩映的小楼外,可以看到少女荡秋千的身影
不要笑话我这个满头白发的老翁,头上还插着花。随着画船上琵琶曲调的响起,人们觥筹交错,交杯换盏,呈现出一幅欢乐的湖上宴乐图。
试问人生,什么时候能像现在一样,惬意轻松,,对酒当歌。
这首词写于欧阳修颍州任上期间。
词中描写作者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。上阕描绘踏青赏春的人们追逐画船的情景。“逐”字展现出游人如织、喧嚣热闹的场面。
下阕描写画船中宴饮的情况,以及与民同乐的欢乐场景。
“人生何处似尊前”末句虽是议论,但凄仓沉郁,抒发出词人失意伤怀的苦闷心情,读后耐人寻味。